返回 海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十九卷 蓄势待发 第四十一节 饥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谈仁皓点了点头,他要问的确实是这个问题。

    “这事我也概有所了解,情况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甘永兴拿出了香烟。“当然,帝国连续三年粮食丰收,而且现在几个主要的产粮区都是机械化规模耕种,保证粮食生产一直是帝国的基本国策,从去年。不,应该是从前年开始,我们还在西北地区开辟了几块新地粮食产区,从今年开始,这些粮食产区都将开始为帝国提供粮食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到资料室找相关的资料看一下,反正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应该是我们的敌人为粮食问题担心。”

    谈仁皓也不再多打扰甘永兴了,毕竟甘永兴是海军总参谋长,而不是帝国农牧部部长。他对帝国的粮食生产情况知道得也不多,可谈仁皓也没有抱多的希望,至少帝国海军地资料库里不会收集太多的与粮食生产有关系的资料吧。

    事实确实如此,谈仁皓在资料室里找了一个多小时,也就只找到了几份附带在帝国政府年度总结报告中的粮食生产报告,以及一些情报部门提供的敌对国。以及同盟国在这几年里粮食产量地情报。谈仁皓也只能带着这些资料回了办公室,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他也可以花点时间在这些与海军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事情上了。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的基础性生产活动,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战时,粮食生产肯定是放在位的。也许对某些国家来讲,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可是对帝国这类土地广袤。人口负担不重,而且自然条件优良的国家来说。粮食肯定得保证自给自足,甚至得考虑在战争时期为同盟国提供充足的粮食。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前,随着汽车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也出现在了田间,从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前地二十年,到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帝国国内的粮食生产方式生了巨的转变,催化剂就是战争。因为战争的需要,量农民加入军队,或者是进入工厂,转变为工人,而为了保证粮食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要,帝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就尝试性的建立了第一批国有农场,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人口的比例。这确实起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可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国有化与帝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抵触,量的国有资产被变卖出售,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负担,缩小政府的规模,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用变卖国有资产的所得来抵偿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国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的农民开始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型农场出现在了帝国地各个角落里。

    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农场主因为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卖不出去,最终破产,这又引了新一轮地兼并风潮。虽然在薛希岳相上台之后,出台了几部保护农业的法律,但这却无法阻止农场之间的兼并活动。到战争爆之前,型农场已经不再多见,更多的是型的,甚至是站地数百平方公里的级农场。

    这种农业生产的变革在很的程度上使不少的农民破产,并且最终流入城市,由农民,乃至地主演变成了工人,资本家。这看起来很残酷,可这是必然的展道路,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并且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更多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得已解放,投入到了效率更高的工业生产中去。实际上,在战争期间,帝国能够迅扩工业生产规模,在很的程度上就得益于有量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了工业劳动力,而帝队能够征收到那么多的兵力。破产的农民也有一定的作用。

    战争爆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提高,而在实施了战时配给制度之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畜牧业产品,禽蛋。奶制品等食品不再进入市场流通渠道,由帝国政府统一采购,统一分配。这一方面保护了农场主的利益,让农场主可以最限度的生产,而不需要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同时也保证了帝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并且通过粮食供应来实施战时管制制度。

    可在战争的前两年出现了一个巨的问题,即在战争爆前,帝国的粮食产量仅与国内需求基本上持平,产能余量并不,而在战争期间,肯定要扩战略粮食储备数量,以应付天灾。因此,帝国政府在23年底就出台了两项政策,一是参加粮食生产的百姓可以免服兵役,也就是说。不从农业人口中征召兵员,以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另外一项政策就是,从24年度开始,帝国政府将统一放粮食补贴,这也是帝国历史上第一次放粮食补贴,通过粮食补贴来刺激农场住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粮食产量。

    这两项政策都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23年的小麦收成就比22年提高了15%左右,到24年秋收时,稻米,玉米,豆类等重要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一成以上。从24年开始,帝国还6续扩了对荒地,特别是适合改为农田的荒地的开垦数量,几乎以免费放的方式将这些荒地交给愿意参加粮食生产的百姓。同时还提供必要的生产工具,种子。化肥等等生产的设施与物资,以保证生产能够迅扩。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对新开垦荒地地高额粮食补贴。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到24年的底的时候,帝国的粮食产量实际上已经过了帝国国内粮食需求的四成左右。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帝国国民的生活,特别是膳食水平与营养水准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所提高,这绝对是保证帝民士气与斗志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也使得帝国有足够的粮食拿来提供给出现粮食危机的盟国。

    而从25年开始,随着量荒地开垦为农田,特别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些粮食产区开始生产粮食,帝国的粮食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从政府26年度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帝国在26年地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而美国同年的粮食产量是87亿吨。显然,在农业生产方面,帝国远过了美国。

    同一年,帝国地粮食消耗量是78亿吨,德国的粮食消耗量是24亿吨,波斯的粮食消耗量是17亿吨,另外盟国的粮食消耗总量是29亿吨。换句话说,帝国生产的粮食几乎可以养活同盟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如果算上其他国家的粮食产量的话,26年同盟国集团生产的粮食实际上是有节余的,而且是很的节余。饥荒问题本不应该出现!

    看到这些统计报告,谈仁皓就有点迷糊了,就算当时还要养活几个占领地区的接近3亿人口,可这些占领地区的百姓最多只需要基本食品保证,而这只是帝国的食品配给的四分之一左右,算上同盟国集团节余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应该出现粮食危机,更不应该出现饥荒的。可问题是,饥荒确实出现了,怎么说,罗云冲不会拿这么的事情开玩笑吧。那么,导致饥荒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想了很久,谈仁皓只想到了两种可能导致饥荒的原因,一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二是人为导致的问题。

    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粮食产量的不平衡性,即粮食产区分布不平衡,各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不平衡,各个地区的粮食产量不平衡,最终就导致帝国有量的粮食节余,而波斯帝国仅仅勉强维持自给自足,德国因为还要照顾到众多的占领区,其生产出来的粮食远不够需求。另外,交通环节上的问题也将导致饥荒出现,毕竟运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在战争期间,部分的运力都用来运送武器弹药了,因此很难将粮食规模的运送,结果造成帝国囤积了量的战略储备粮,而德国的战略储备粮仓几乎要见底了。

    人为因素就是有政治家将粮食当作了战略牌来打,通过粮食来获取利益。准确地说,就是帝国希望在粮食问题上让之前一直不太顺服的德国软下来!也许德人都不怕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至少就谈仁皓所知,德人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素质都不在帝人之下。可问题是,就算德人再不怕死,他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他们更不能让自己的亲人在后方被活活饿死,而德国政府也不能看着国家陷入饥荒之中,最后因为饥荒而导致国内乱,甚至生叛乱。

    想到这两个因素,谈仁皓恍然悟,这确实是很毒辣的一招,可这与海军有什么关系呢?海军管辖的那些运输船仍然在海上航行着,这些船该装什么货物,要装什么货物,这不是由海军决定的。当然,谈仁皓也相信,相是个有理智的,而且很聪明的人,粮食可以当作政治牌来打,可是在敌人被击败之前,掐同盟国的脖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至少相不会在这件事上玩火。从帝国已经开始向西方提供粮食援助来看,至少相也想把积压在帝国的战略储备粮仓里的那些陈粮都送出去,免得霉变质,拿去养肥了粮仓里的耗子。

    了解粮食问题,谈仁皓也不过是在给自己找事情做,可要不了多久,他就清闲不下来了,而且聂人凤与甘永兴也不会让他成天无所事事的。

第十九卷 蓄势待发 第四十一节 饥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