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42章 棋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船行江上,风吹浪折,刘直迎风而立,冠发给寒风吹得散乱。
刘直十一日离开江宁溯江而上,官船吃水深,扬帆借风而行,行速甚慢,十二日在采石与林续文遇到,十四日黄昏才堪堪到当涂。
奢家兵马急于退回去经营江州,扎稳在江西的根脚,从初六日起就开始从池州撤兵西还。随着水营的西进,淮东军进入弋江、青阳的兵马增至四万,岳冷秋在秋浦、石城也拥兵三万余,但受补给以及江宁形势动荡的限制,短时间内也无力西进、夺复江州。
不过随着淮东水营西进,洞庭湖寇及叛匪水军就给从青阳往下的扬子江里给驱逐出去。绝大多数人还处于战后的惶恐跟观望之中,但也有嗅觉敏感的商贾,这时已经组织起商船,从上游的庐州、居巢等地,收购粮食往江宁贩运。
粮船虽不多,但沿路来也遇到好几拔,叫刘直感觉这扬子江上恢复了些许生气,这确实要算是战后了啊……
刘直在扬子江上行得慢,一是官船走不快,二是刘直他也不希望太早赶到居巢。
岳冷秋已经将请罪折子递往江宁,林续文离开秋浦时,张晏也愤而北返,皇上听到这些消息,心情多半也会暴跳如雷。要是他在皇上的气头上赶到居巢,说不定就真给砍了脑袋,刘直在扬子江上压着行速,但另遣人潜去居巢县打探消息,候着时机差不多再进居巢面圣,才更有把握。
再说林缚在江宁城里也有一摊子事情,也不差慢几天。
这时候有两艘浆帆快船从后面赶过来,挂着商号的旗帜。这几天能不断的看到挂淮东军旗的补给船或战船超过去,还是首次看到有商民船从江宁方向过来,刘直使人将来船唤停,打听些江宁这两三来有什么新的消息。
刘直在船舱里等了片刻,随行的内宦周远乔跑进来说道:“爷离开江宁后,江宁城里可是惹出一番热闹呢……”将江宁米市骚乱的事情细细说来,“张大人可真是铁面无私,敢落彭城公这么大的颜面。顾天桥是彭城公夫人的族兄,大寒夜愣是给抽了三十鞭,东阳一系人物也被迫低头。这粮商以后运米进城,要将三成以平价购给官家,城中户可持籍册每三日购一斤平价粮,这官告一贴开,江宁城里的米价也就应声而落,隔夜就降到一斗六百钱……”
“一斗米六百钱也是暴利,但愿过上三五个月能恢复正常,”刘直微微一叹,至于顾天桥所捱的三十鞭子,他倒不想在周远乔前评价。
周远乔是在内侍省就跟随刘直的小吏,江宁大乱时,也没有随帝西逃,而是留在皇城里给刘直送牢饭,也算是忠心耿耿。刘直这趟出来,自然是将周远乔依为心腹,但有些事说了他也未必能理解,要是在外面多嘴多舌,反而多惹麻烦。
顾天桥挨了三十鞭子,说白了是林缚要安顿人心,不仅要安江宁城内的人心,也要叫在庐州的众人晓得,江宁城里还没有到淮东一手遮天的地步——刘直微微一笑,心想:彭城公能耐得住性子,总是好事。又想着受林缚所遣,前往寿州的陈华文、孙敬轩也应该见到董原、刘庭州了吧?
***************
刚进入十二月中旬,寿州也进入三九寒天。
这些天,董原每日都要派哨骑沿淮河西出,就是担心淮河会像去年那样冻上。
淮河北岸,涡阳周边诸县诸寨诸垒,在入冬后就逐步完成清野,民众避入寨垒——坚壁清野能有效防止燕虏骑兵的渗透而推进,但坚壁清野对农事的伤害极大,故而只能在北岸执行。南岸要是也在入冬后也进行清野,一年的收成至少要损失掉三四成,就淮西如今的状况,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损失?
不清野,淮东一旦冻上,燕虏骑兵就会轻易的渗透进来,淮西又缺骑兵,这民间的损失也将难以控制。
淮西兵马入冬后最紧张的事务就是备淮,至于江宁的大乱,淮西诸人有感受,但感受极短,所以就算不上有多深刻。
永兴帝是二十五日弃江宁西进,二十七日江宁失陷,初四日淮东军就收复江宁,整个江宁乱事经历前后短短也就八九日的时间,加上传信在路途上的耽搁——江宁失陷的消息受东阳府阻挠,到初二才传到寿州,淮东军收复江宁,初六就传到寿州,所以给淮西诸人的感觉,江宁大乱发生的时间就只有短短四五天的时间而已。
初知江宁失陷时,寿州也是惊惶失措,这阵惊惶劲还没有过呢,江南岸就传来淮东军频获大捷、收复江宁的消息。这么三五天的时间,也只够董原将寿州城外围的屯卒聚拢起来,没有更多的时间做出其他的反应。
余心源也是初六日赶到寿州的,本意是劝董原率一部兵马到庐州护驾,并与江州军合兵,从西侧进迫江宁,以分淮东之势,谁曾料得他人刚到寿州,就传来淮东收复江宁的消息。
余心源也是给一棍子打蒙,董原更是巧在余心源抵达寿州城之前赶去涡阳巡军;余心源要赶去涡阳见董原,却给丁知儒缠在寿州脱不开身。
虽说能见到刘庭州跟楚王元翰成,但董原不露面,什么事情都谈不成,大前天夜里又传来太后还朝的消息,便是刘庭州、楚王元翰成的态度也模糊起来。
一直挨到陈华文、孙敬轩来寿州,北面才传来消息说董原已归硖石山大营。
**********
北风?t?t,董原以军务缠身,请余心源、陈华文到峡石山大营相见。
硖石山位于淮河之滨,南北山夹河而立,是淮河最险处。硖石山上游位子是中游最佳的渡淮点,下方又是淝水入淮口——寿州形势,倒有近半落在硖石山上。
董原整治寿州守淮防务,大半精力也用在硖石山大营上。
第142章 棋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