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704章 军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算了。”杨明志耸耸肩,不想在为此事饶舌。

    当下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登上东进的列车,站长与随从被撇在一边,杨明志转过身,指着轨道上停着的各类列车“我不想再磨蹭。您是站长,告诉我,我将乘坐那辆军列我可要告诉你,我和妻子,乃至所有的卫兵,我们必须住在舒适车厢。”

    “那是当然您是将军,对于您我哪有胆子敢怠慢呢”

    刚刚的使劲握手,还有故意被撇在一边,现在有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战争有了这样的感觉。他倒是不觉得意外,显然别列科夫东方式的外表下,有着和其他将军一样的内心。一定是这样的,这个将军也不例外,个人表现的粗野一些,在战场是才能更为勇猛。

    站长连忙指着一趟军列“就是它,车顶有许多机枪堡垒的,就是您的车。您是将军,所以我们为您准备了豪华车厢,您和您的妻子一定都会满意的。”

    “我的卫兵们呢他们住在哪里”

    “他们住在卧铺车厢,和其他的护卫士兵住在一切。您完全放心,卧铺的位置可比所有乘客多。”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何为必须保证我的安全。真是一趟军列,恐怕不止是机枪堡吧。”杨明志以谁都不懂的汉语嘀咕一阵,抬起头,大手指着远处的车头“站长同志,您所谓的豪华车厢一定在前端,我们去看看吧。”

    “好的,我们首先要下到轨道。至于您的所有行李,我现在就安排人手搬运。”

    “有劳您了。”

    吃饱了午餐又坐了一会儿车,杨桃难免有些倦意。她在轿车里休息了一会儿,当被丈夫抱下来,又手拉着手走在满是石子的路基上,零距离的看着黑漆漆的车皮,精神头又回来了。

    站长博里索夫在前引路,嘴上是喋喋不休,说来说去都是在赞誉列车的完美防护,乃至给予高级人员的是高级待遇。

    他甚至放言“斯大林同志乘坐列车视察就住在豪华车厢中,您将享受到和领袖一样的高规格待遇,所有的高级军官都可享受这样的待遇。”

    “我还是想多看看火车头啊我就是要看看它是否向您所说的绝对安全。”

    这趟军列到底有多长杨明志举得自己已经走过二十多节车厢了,车头依旧在挺远的地方。

    他注意到,一些车皮的大门已经关闭还落了锁,身后远处的一些车厢铁门是打开,铁路工人正在往上搬运货物,他们搬运的绝非是自己的行李

    “站长同志,这些车皮难道装着一些货物么”

    “当然都是一些废铜烂铁。”

    “废铁你们把废铁往东方拉做什么不对这些废铁,东方的钢铁厂肯定是将其回炉。”

    “您您说的太对了”站长博里索夫很是惊讶,他是单纯的不知道,这个别列科夫将军对废铁回炉实在太熟悉了,就顺便解释一番。

    原来,所有拉满货物抵达莫斯科的军列,它们往往在检查一番后就直接返程继续拉货了。军列前往东方往往还要拉着一些东西,且说这趟军列,车头将拉着六十节车厢行进,其中有一半车不是空的

    站长声称,有十四节车厢堆满了废铁,例如修不好的坦克配件、被炸毁的车辆残骸,乃至不能修善的枪械。

    这个时代,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是钢铁、能源和粮食。战争之前,苏联的顿巴斯地区,那里的铁矿极为富集,以至于干扰了地区磁场。现在苏联失去了最大的铁矿区和扎波罗热的超大型钢铁联合体,德国人占有了这些后,开始疯狂榨取苏联的资源以战养战。

    苏联也不得不开始搜集废铜烂铁,尤其是在靠近战场的地区,各种渠道获得的废铁都在向后方输送。因为,它们就是一种特别优秀的“铁矿石”。

    莫斯科和周边的卫星城,战争时期这里的大型炼钢厂多数内迁,留下来的工厂产能也很有限。

    大量的废铜烂铁很多向着乌拉尔地区运输,或是直接运抵喀山,甚至是新西伯利亚。

    “这趟军列所拉的废铁,将全部运抵下诺夫哥罗德,德国没有任何飞机或是火箭炮能飞到那里。等到了喀山,我们还要装载一批粮食,接着不再停歇直奔新西伯利亚。”

    杨明志有些诧异“粮食不是都在向战场击中么怎么还要将粮食往东边送。”

    站长没有细讲,只是耐人寻味的说了已经“以前,新西伯利亚市人口还不到五十万,战争爆发了,它已经是近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了”

    杨明志何许人也仅此一句话他已经参透了一切。

    毕竟那个地域是西伯利亚,有着漫长的冬季不说,许多地域还是终年冻土。即便是夏季,挖掘机向下掘进两三米,恐怕就能挖到硬如岩石的冻土。只有工业钻头以钻油井的心态继续掘进,才能挖出恒温四度的地下水。

    战争打了有一年多,新西伯利亚人口涨了三倍,这意味着粮食供应也必须达到之前的三倍不,三倍可能还算少了的。百万移民绝非是农民,他们一定都是跟随工厂搬迁的城市工人阶级,他们每天都在从事重体力劳动,以生产诸如坦克、重炮这些大型战争机器。从事这类劳动的每个人,无论男人女人,那可是新增了一百万张大胃口

    如此人口,新西伯利亚不会闹粮食危机么

    那里的农业不发达,常年冻土真是金坷垃也救不了。短暂的温暖期只能种一季春小麦,直到大棚栽培和无水栽培的技术成熟了,才能大幅改观。

    其实新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比哈尔滨好一些,奈何俄国人并没有中国人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好在那是一片很大的地域,即便土地粮食产量低,开垦更多土地种植,新西伯利亚纵使有一百五十万人还是能够养活。

    实际上,以整个新西伯利亚州的粮食产出,别说一百五十万人,三百万人也能养活一切,都是苏联的战时体制

    集体农庄的大部分粮食产出要上缴,人后严格的按照战时条例,对不同的人按照不同标准分配食物,普通农庄庄员也是如此。

    庄员有闲工夫去河里钓野鱼、捕捉野兔,甚至是猎杀棕熊以熊肉冲击,这是没人反对的。

    上缴的粮食有限调运给前线军队,其次是各地的兵工厂。粮食再运到新西伯利亚的粮仓,工人凭粮票领取领取粮食,或是凭工厂餐票在食堂吃饭。至于薪资,卢布钞票还是每月定时发放,它主要用来购买廉价日常用具,或是购买故意高价出售的商品粮。

    先上缴再分配,如此复杂又堪称繁琐的操作,由管理后勤调度的委员会全权负责,一切行动,只为保证各个行政区征收的粮食能全部上缴,也能保证粮食能优先供应军队和军工人员,维持住苏联的战争机器。

第1704章 军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