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二十一章 劈波斩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海上天气的莫测,从来都是航行的风险之一。

    朱亮派人爬上桅篮,远远?望。

    镇远、抚远二舰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并未失散。

    再远一些的地方,还能隐约看到些桅杆和船帆,那是平海军的其他舰只。

    ?望手瞪大眼睛,仔仔细细搜寻完整个海面,然后报了一个数据:“十七艘船。”

    朱亮点了点头。少了几艘,多半是被海风吹散了,这是常有的事情。好在辽海只是个大澡盆子,海情也不是特别复杂,这些船只调整一下,多半还能找对航向,慢慢跟上来——如果它没有沉没的话。

    “回去后,得让朝廷拨钱,把旧船全部替换了。”朱亮说道。

    “一定得换。”赵宗诲点头同意。

    就说刚刚那个恶劣天气,涌浪从侧面冲来,对船体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船体设计不佳,龙骨不够坚固,肋材不紧密的话,多来几下,船就要散架了。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大风浪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不一定就会遇上。但航海久了的人都知道,恶劣天气是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这次遇不到,下次也逃不掉,或早或晚,都会遇上。

    前唐之时,出使新罗、日本的使者,往来的商船,就经常遇到恶劣天气,船队被吹散,船只迷航、沉没,屡见不鲜——开元十四年七月,“沧州大风,海运船没者十之一二,失平卢军粮五千余石,舟人皆死。”

    这还是在辽海这个大澡盆子内,而且还是沧州近海,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风,就沉没了“十之一二”的船只,可见一斑。

    这或许便是古代海运无法取代漕运的重要原因。

    你运输十次,成功个七八次,但只要失败一两次,就会有一堆人站出来叽叽歪歪,非要让你废除海运政策。

    他们的理由其实并不完全站不住脚。

    这不是做高利润的商品买卖。十艘商船沉没一半以上,剩下的驶回港口之后,依然大赚特赚,因为那是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利润。

    运粮船的话,哪怕损失个两成,剩下的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个缺口依然让人很头疼。更何况海上风浪大,无论再怎么做好防潮工作,船舱里粮食的损耗依然十分惊人,远超内河漕运。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展更好的船只,没有别的办法。当船只好到足够进行跨大洋常规贸易的水平,且海运损耗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时,就算成功了。

    但在这会,显然不太行,除非你愿意忽略那些损失,并将其视为可接受的。

    “挂跟随旗,放慢速度,整一整队形。你来指挥,我下底舱看看。”朱亮将舰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赵宗诲,然后又去到了底舱。

    舱内依然是一片愁云惨澹。

    虚弱的武夫们或躺或坐,双眼无神,面色苍白。

    海水从缝隙、破洞内渗了进来,在船舱内肆意流淌着。每每沾染上舱底的污物时,就变了颜色和气味。

    “污水横溢,唉。”朱亮轻轻叹了口气,又喊来一队水手,让他们清理底舱。

    水手们进来后,朱亮也懒得再看了,又回了上层甲板。

    这会天气不错,水手们用木桶取来海水,反复清洗着甲板。

    桅篮里又换了位?望手,瞪大双眼观察着海面。

    朱亮之前与赵宗诲交流过,他觉得船队有可能偏航了。目前只能说大致方向正确,但究竟偏航了多少很难说。

    他们已经尽力了。

    安史之乱后,缘海诸镇的海运事业一直处于退化之中,相关人才不能说完全断档,但也青黄不接得厉害。

    他们现在做的,更多是扩大船队规模,培养相关人才的恢复性工作。更何况即便在安史之乱前,偏航也是常有的事。也许你这一次航行成功了,但下一次,同样的船只、同样的水手,说不定就迷航了,这很正常。

    船队就这样慢慢航行着,又过了一天一夜时间,直到所有人都显得有些焦躁的时候,朱亮的耳边突然传来了几声鸟叫,顿时心下大喜。

    有海鸟,这说明离陆地不远了。

    果然,没过多久桅篮里的?望手便大喊道:“看见海岸了!”

    朱亮一个箭步,冲到了栏杆旁,够着头看向远处。

    目力所及之处,隐约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线”。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黑线”也越来越清晰。很显然,那是陆地的轮廓。

    “将好消息通知下去。”朱亮大手一挥,喜滋滋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甲板内外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海上男儿,从来都把每一次航行当做最后一次来认真对待。每次成功靠岸,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因此登岸之后,他们往往需要食物、酒精和女人来抚慰、麻痹自己,以便在下一次航行前能够恢复出海的精力和勇气。

    这一次,算是成功了。

第二十一章 劈波斩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