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83章 拔剑(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家都说说吧,看样子明廷北伐应该是板上钉钉了,该如何应对?”

    多尔衮将奏章丢开一边,皱眉问道

    这两年他感觉自己从未这样累过。

    大学士范文程首先发言

    “奴才以为,为今之计,明廷皇帝决心已定,我朝能做的只能一边尽量拖延,一边整军备战了。”

    其实随着多尔衮的改革和部分政策宽和,汉臣已经不必再自称奴才了,如孟乔芳等人,上奏章时都自称“臣”,但范文程、宁完我等人也许是为了凸显自己从龙之功的地位,还是喜欢如此自称。

    “如何拖延,如何备战?”

    多尔衮接着问道

    范文程早有准备,解释道

    “奴才以为,可先派使者南下,要求和明廷议和,自古凡偏安江南之国,其士绅多以苟且偷安,这光烈帝年轻气盛,多以筹措北伐,那些个江南士人必然心中慌慌,若是我朝先来示好,必然能收奇效。”

    这就有些类似于当年宋金议和了,利用江南士绅对于北方敌人的恐惧,来消除打击北伐势力。

    但范文程和多尔衮都知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占据优势的可不是清军,而是明廷,此举就算有些效果,也相当有限。

    多尔衮颔首

    “可有合适人选?”

    范文程推荐浙东名望,东林出身的陈之遴出使,这厮当初和钱谦益等人交好,在江南士绅中名声不小。

    但多尔衮却觉得不够,虽说他对这些东林旧臣一般也有笼络,但更多是出于安抚汉臣需要,并不意味着他会信任这些人的能力。

    而且陈之遴一听闻这话,顿时面色煞白。

    这出使可不是啥好差事啊,以明清之间的关系,又加上那明廷天子是出了名的立誓抗清,若是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推出去凌迟了又如何?

    连忙出前,表示自己家中老母病重等等,泣不成声,引得殿中众人厌恶。

    正在此时,却是正黄旗出身的弘文院学士图海主动请命,希望能够率众出使

    按照这个年轻人的话说

    “自顺治五年以来,臣多闻‘光烈帝如何如何’,但凡前线将帅,都言其人刚毅勇决,有肖汉之昭烈,臣自少时便酷爱读史,有如此人物,若能一睹其面,亦为人生快事,纵死何憾。”

    多尔衮闻此言,也不禁赞叹

    “我八旗男儿,当有此志气!”

    随后以图海为主使,陈之遴为副使,南下金陵,出使明廷。

    另一方面,满清也迅速加紧备战。

    经过三年整备,满清手中已经建立起了十二镇绿营新军,合计约十五万人,再加上约二十万的普通绿营,以及十万八旗,还有两三万蒙古骑兵。

    总兵力却是比明军还要多些。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那二十万普通绿营,江南丢失后,连军饷都快发不清,而且许多都只有一个编制,具体多少人很难说,能有多少战斗力?

    至于满蒙汉八旗,虽说人数上还有十万之众,但三分之一都是后来补充的新卒,早已今非昔比。

    唯一还能勉强指望的,只有那十二镇新军了。

    自建立神器局以来,经过三年砸锅卖铁的生产,又有荷兰方面的技术支持,成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先后产出合用火铳超过四万支,加上军中挑选出的火铳,全军火铳装备量在五万以上,将近六万。

    还有各式新铸火炮,在内外套管技术攻破后,效率提升不少,现在也逐渐接近四百门。

    说实话,这样规模的陆军,在十七世纪的世界上,也就明军可以稳压一头,放在欧洲,那都是能把一众“强国”吊起来打的。

    南北双方之间的对决,与其说是中国南北朝内战,不如说是当今全世界最强大的两个政权与军队之间的战争。

第83章 拔剑(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