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游上京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1() ?    修史这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亦是一种尊重和记录。..    对于华夏的历代王朝来说,修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皇帝继位,他是文治武功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本朝合理合法性的一种诠释和认可。    当然这也是对亡国遗民的一种劝告,国家都亡了,老实本分的过现在的生活,别想着再次回到过去。    修史的史官需要重点挑选,这不是简单的活,修史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真实性,虽然修史的官员不乏为尊者讳,但其中的真实性也是颇高,现在的史官还没有谦卑到随意皇帝驱使的状态。    虽有为尊者讳,但却不会夸大和强烈的浮夸,大宋王朝已经足够强大,没必要通过贬低辽朝和契丹来提高大宋的地位,相反真实的反映辽朝和契丹的状况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人选,赵祯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待回神都城后挑选专人与崇文院修编即可。    契丹王朝的落幕意味着大宋四周再无强敌,高原上的吐蕃已经是瑟瑟发抖,环顾四周再也没有一个能与大宋抗衡的力量,唯有靠着地利苟延残喘。    车驾在不断的前进,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迁徙的队伍,抵达上京城之后更是追上了先一步的契丹人。    这些人中有平民百姓,也有曾经的奴隶或是贵族,但现在他们的身份都一样,大宋的百姓,契丹的奴隶全部获得了自有,这是赵祯亲自赦免的自有。    许多人感激的同时也更加迷茫,他们没有产业,没有身家,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衣服,契丹的贵族可以放人,但却要把奴隶身上的财物拿走。    所有的财物全部被收走,包括装东西的布袋甚至是身上的衣物。    虽然已经开春了,但一场倒春寒的凌厉不是这些奴隶能承受的的,更何况他们衣不蔽体,吃不果腹,即便三才努力遮掩,赵祯还是看到了一个浑身上下裹着片布条的孩子在街面上的角落里冻的瑟瑟发抖。    护卫赵祯的禁军已经把衣物送了过去,但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    边上的萧挞里脸色铁青,但赵祯却不生气“这就是凡尘俗世,这就是人的自私,朕攻伐契丹也是在帮助你契丹人,最少他们恢复了自由之身,入我大宋之后定然是能活下去的。”    “这些人什么都没有如何安身立命?”    赵祯指了指远处上京城中的一大片地方,里面人声鼎沸,穿梭不绝“工厂便是他们的出路,我大宋粮食充盈,土地不再是百姓的第一选择,会给你们契丹人均分土地,也会给他们提供活计,在工厂之中劳作便能获得工钱,再用工钱买粮食。至于住宿,工厂虽然不会给他们多好的房舍,但遮风挡雨却不成问题。”    “若是受辱又该如何?”    赵祯笑了笑“受辱?他们连命都快没了,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住,呵斥打骂还算是侮辱吗?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便要靠自己。我大宋不会歧视外族,但若是真的疲懒之辈,打骂都算是轻的。”    萧挞里恍然大悟“你这是要逼着他们改为宋籍!”    赵祯摆了摆手“空口白牙的可莫要冤枉人的清白,朕可没有如此,但我大宋有律法,非宋之户籍不得买卖房舍,唯有租赁以安身,他们有钱了难道不想要更好的生活?谁愿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    稍稍顿了一下,赵祯又道“再说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上好生活?在大宋读书可是一条公平的出路,但读书人要科举,各地学园,学院招收之人必须为我大宋户籍者……”    “这不算逼迫?!”    “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更好,或是勉强,他们可以从中挑选,朕绝不会逼迫他们,只不过人往高处走,这是天性罢了。”    赵祯说完便对三才交代道“以往朕到了蔡伯?`的地头,他可是早已上前侍奉的,怎么朕今日到了还不见他?”    三才苦笑道“官家,您可不知道,最近蔡驸马可是忙的脚不沾地,焦头烂额!”    “为何?”    三才瞧了萧挞里一眼,小声开口道“因为契丹人来了,六十万契丹人便是分拨抵达也需要好生维持,官家您可瞧见城中有一丝慌乱?这可都是驸马的功劳!”    赵祯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蔡伯?`这小子知道把契丹人安置好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侍奉。    既然到了上京城必然要小住一下的,也算是重回故地,边上的萧挞里眼神已经放空,思绪怕是已经飘到了别的地方。    “那就在上京城中住两天,朕要看看他蔡伯?`把上京城经营的如何了,这里可是大宋与草原的要冲之地,也是货运中转的重镇!”    三才就知道会这样,躬身施礼道“奴婢明白,这就派人安排,蔡驸马定然会来侍驾。”    待其走后萧挞里才开口道“此乃我契丹的伤心地,官家何必如此……”    赵祯起身打开圣驾的车门,马车缓缓停下后才开口道“下去看看吧!看看你契丹的上京城和我大宋的上京城有何区别。”    车驾走的是正门御道,只不过上京城的规模再次扩大了,在原本上京城的城外修建起了郭城,原本的契丹外城反倒是变成了内城。    所以刚刚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上京城郭城中的景象而已,而郭城中最多的便是向大宋迁徙的契丹人。    原因无他,上京城的人口迅速增加,蔡伯?`早早的预料到了这一切,从他回到上京城赴任的第一个月便定下了扩建的调子。    因为他看到了草原的未来以及和中原互通的巨大潜力,草原上物资匮乏,商品奇缺,而对于大宋这个制造业发达的“怪兽”来说,草原市场要远比海外市场要有利的多。    而大宋通往草原的城市便成为重要的纽带,离开京畿路的神都城之后,一路北上,北京大定府以及上京城都将成为发展的契机。    中京大定府和上京城一样得到了阔扩建,为的就是加强他们的职能,更大的城池意味着更多的百姓和贸易,也意味着更多的商贾和利润,当然还有驻军。    。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游上京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