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两千一百五十七章华夏的“成长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北差异,东西之别形成了大宋特有的地理排斥,这是赵祯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朝堂之上便是如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堂居然抵触南人,抵触来自南方的官员。

    原本还是并不怎么抵触北方人的,但现在也开始出现北狄这个称呼了,只有在真定府以南,荆湖以北才不被抵制,什么时候大宋开始出现这样的地理歧视了?

    赵祯后来才想明白,这恐怕就是民族碰撞融合以及疆域不断扩大的所导致的。

    地域的差异说到底是民族之间的差异,是人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寻找殊同的办法,赵祯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一个自己把华夏各族聚集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的好机会。

    所谓的华夏一直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汉家民族,相反而是各民族的融合总成,在赵祯的印象中,少数民族在后世不光有和汉族同等的待遇,甚至有不少的优惠政策,他们是共同组建华夏和中国所必不可少的存在。

    合则两利,斗则具伤。

    所以赵祯在萧挞里面前谈及契丹,为的就是先把契丹作为实验的对象,契丹在大宋的特殊性是无与伦比的。

    契丹人不像党项人似得融入到大宋汉家百姓之中,他们是最为庞大的外族,是经过三番五次内迁而依旧存在的北方民族。

    想要把契丹收拢,最复杂的便是让他们在大宋找到归属感,而归属感这东西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毕竟契丹人对自己本民族的归属感更为强烈,虽然能征服他们的身体,但却无法征服契丹人的灵魂。

    赵祯已经给了契丹人科举的权利,这同样也是在改变他们的文化,毕竟儒学依旧是科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儒学中的儒家思想便是吞并外族的一剂良药。

    无论是优美的诗词歌赋,还是中规中矩的四书五经,都是在文化上趋同的表现。

    契丹人拥有过自己的王朝,辽朝在鼎盛的时候已经开始向儒家,向华夏文明靠近和趋同,赵祯现在做的不过是把这种手段运用的更加光明正大,更加得心应手而已。

    契丹人想要参加科举,那就必须要学习儒学,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各种学科,按照各科成绩进入朝堂,走上仕途,如此契丹人还能不快速融入到大宋,融入到华夏之中吗?

    赵祯慢条斯理的把自己对待契丹的优惠政策告诉萧挞里:“现在我大宋的科举乃是多科制,以最后各科成绩为总,朕既然要招揽契丹人,那必须在分数上加以优待,凡契丹人考取功名,分数可适当减免,但也不能比其他人少多少,不知皇妃觉得多少分合适?”

    萧挞里望向赵祯,不喜反惊:“官家这是打算提出怎样的苛刻条件?!”

    都是最了解自己的都是枕边人,这话一点也没错,萧挞里虽然最晚入宫,但她实在是太过了解自己了。

    自己稍稍一动,她便知道要出哪张“牌”!

第两千一百五十七章华夏的“成长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